国语

《国语》记录了西周(公元前11世纪~公元前771年)、春秋(公元前770年~公元前476年)时周、鲁、齐、晋、郑、楚、吴、越八国人物、事迹、言论,是一部国别史杂记,也叫《春秋》外传,与《左传》并列为解说《春秋》的著作。
夫差伐齐不听申胥之谏

【原文】

吴王夫差既许越成,乃大戒师徒,将以伐齐。申胥进谏曰:“昔天以越赐吴,而王弗受。夫天命有反,今越王勾践恐惧而改其谋,舍其愆令[1],轻其征赋,施民所善,去民所恶,身自约也,裕其众庶,其民殷众,以多甲兵。越之在吴,犹人之有腹心之疾也。夫越王之不忘败吴,于其心也侙然[2],服士以伺吾间。今王非越是图,而齐、鲁以为忧。夫齐、鲁譬诸疾,疥癣也,岂能涉江、淮而与我争此地哉?将必越实有吴土。王其盍亦鉴于人,无鉴于水。”

“昔楚灵王不君,其臣箴谏以不入。乃筑台于章华之上[3],阙为石郭,陂汉,以象帝舜。罢弊楚国,以间陈、蔡。不修方城乏内,逾诸夏而图东国[4],三岁于沮、汾以服吴、越。其民不忍饥劳之殃,三军叛王于乾谿[5]。王亲独行,屏营仿偟于山林之中,三日乃见其涓人畴[6]。王呼之曰:‘余不食三日矣。’畴趋而进,王枕其股以寝于地。王寐,畴枕王以墣而去之[7]。王觉而无见也,乃匍匐将入于棘闱[8],棘闱不纳,乃入芋尹申亥氏焉[9]。王缢,申亥负王以归,而土埋之其室。此志也,岂遽忘于诸侯之耳乎?”

“今王既变鮌[10]、禹之功,而高高下下,以罢民于姑苏。天夺吾食,都鄙荐饥。今王将很天而伐齐,夫吴民离矣。体有所倾,譬如群兽然,一个负矢,将百群皆奔,王其无方收也。越人必来袭我,王虽悔之,其犹有及乎?”王弗听。十二年,遂伐齐。齐人与战于艾陵,齐师败绩,吴人有功。

【注释】

[1]愆(qiān):错误,过错。

[2]侙(chì):忧愁;惊恐。原作“戚”。考异卷四韦昭注案“戚”当为“侙”字之误也。说文:侙,惕也。

[3]楚灵王:楚国国君。章华:古地名,今湖北省监利县西北。

[4]东国:指位于中原东面的吴、越两国。

[5]乾谿(xī):古地名,今安徽省亳县东南。

[6]涓(juān)人畴:涓人,宫中侍从的近臣。畴,人名。

[7]墣(pú):土块。

[8]棘闱(wéi):棘城门外。

[9]芋尹申亥:楚国大夫,芋尹无宇的儿子。

[10]鮌(gǔn):同“鲧”,大禹的父亲。

【翻译】

吴王夫差同意越国的求和之后,就大规模地整顿士卒,准备去攻打齐国。伍子胥进谏说:“过去上天把越国送给吴国,而您没有接受。天命也会有反复,现在越王勾践因为恐惧而改变了他的谋略,废弃了错误的法令,减轻民众的税赋,实施民众所喜欢的善行,去除民众所讨厌的法令,自我约束也很注重节俭,而让民众富裕起来。他的民众数量日渐庞大,足以用来壮大军队。越国对于吴国,就像一个人有了心腹之患。越王没有忘记被吴国打败的前鉴,于内心一直怵惕不安并耿耿于怀,他让士兵勤于操练,窥伺对我们报复的时机。现在您不去谋划如何征服越国,却去操心征服齐国和鲁国的事。那齐国和鲁国如同诸多疾病中疥癣一类的小病罢了,怎么可能会渡过长江和淮河来与我们争夺这里的土地呢?将来一定是越国才会夺占吴国的土地。您何不也以人为鉴,不要只用水作镜子了。

过去楚灵王不行君道,臣下善意的箴言和劝谏都听不进去。坚持在章华这个地方建造台榭,穿凿山石为椁,引来汉水,仿效舜的陵墓。使楚国疲惫不堪,还想伺机消灭陈国和蔡国。他不修内政,却不顾一切越过邻国去图谋远在东方的诸侯,耗费了三年时间才渡过沮河和汾河,只为想去征服吴越两国。但他的民众再也忍受不了饥饿疲劳的痛苦,于是全军在乾谿发动了叛乱。楚灵王只身逃亡,惶惶不安地流窜于山林之中,三天后才碰见侍卫涓人畴。楚灵王向他呼救说:‘我已经三天没有吃东西了。’畴赶快走到灵王面前,灵王躺在地上枕着他的腿就睡着了。灵王睡着后,畴就用土块代替枕头抽身离去。灵王醒后却没看见畴,就自己爬着,想进入棘城的大门,棘城门内的人不接纳他,于是又到芋尹申亥氏那里,终于被收留。最后,灵王还是上吊自杀了,申亥氏背着灵王的尸体回到家中,用土把他埋在屋内。这些应该牢记的事,难道很快就被诸侯们遗忘了吗?

现在您改变了当年鮌和禹治水的功业,高筑台榭低修池塘而用以享乐,致使民众为修筑姑苏台而疲惫不堪。上天降临灾荒夺去了我们的食粮,致使都城边邑连年饥荒。您违背天意而想去攻打齐国,吴国的民众就要离弃你了。国家的倾覆,就像一群野兽那样,一个野兽中了箭,整群野兽都会逃奔而去,您就没有办法收拾局面了。越国人必定会来侵袭我们,那时您即使后悔,还能来得及吗?”吴王根本不听劝谏。在他执政的第十二年就开始起兵攻打齐国。齐国与吴国军队在艾陵交战,结果齐军战败,吴国暂时取得了成功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参考资料:[1]汪济民.国语译注[M].南昌:百花洲文艺出版社,1992.[2]董立章.国语译注辨析[M].广州:暨南大学出版社,1993.[3]邬国义,胡果文.国语译注[M].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1994.[4]黄永堂.国语全译[M].贵阳:贵州人民出版社,1995.[5]赵望秦,张艳云.白话国语[M].西安:三秦出版社,1998.[6]陈桐生.国语[M].北京:中华书局,2013.[7]张华清.国语[M].济南:山东画报出版社,2014.[8]王超.国语[M].北京:北京联合出版公司,2015.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型世言

《型世言》,全称《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》,是明末小说家陆人龙撰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,约刻于崇祯五年(1632)。型者,模也,榜样之谓也,这是一部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