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语

《国语》记录了西周(公元前11世纪~公元前771年)、春秋(公元前770年~公元前476年)时周、鲁、齐、晋、郑、楚、吴、越八国人物、事迹、言论,是一部国别史杂记,也叫《春秋》外传,与《左传》并列为解说《春秋》的著作。
公子重耳夷吾出奔

【原文】

二十二年,公子重耳出亡,及柏谷[1],卜适齐、楚。狐偃曰[2]:“无卜焉。夫齐、楚道远而望大,不可以困往。道远难通,望大难走,困往多悔。困且多悔,不可以走望。若以偃之虑,其狄乎!夫狄近晋而不通,愚陋而多怨,走之易达。不通可以窜恶,多怨可与共忧。今若休忧于狄,以观晋国,且以监诸侯之为,其无不成。”乃遂之狄。处一年,公子夷吾亦出奔,曰:“盍从吾兄窜于狄乎?”冀芮曰[3]:“不可。后出同走,不免于罪。且夫偕出偕入难,聚居异情恶,不若走梁。梁近于秦,秦亲吾君。吾君老矣,子往,骊姬惧,必援于秦。以吾存也,且必告悔,是吾免也。”乃遂之梁。居二年,骊姬使奄楚以环释言[4]。四年,复为君。

【注释】

[1]柏谷:晋国地名。其地在今河南省灵宝县西南朱阳镇。

[2]狐偃:狐突的儿子,重耳的舅舅,又叫子犯。

[3]冀芮(ruì):晋国大夫,公子夷吾的老师。

[4]奄楚:人名。即前文所注的阉楚。

【翻译】

晋献公二十二年,公子重耳被迫出逃。到了柏谷这个地方,占卜适合去往齐国还是楚国。狐偃说:“不用占卜了。那齐、楚两个国家离晋国很遥远,而且奢望很大,不能在困厄之时投奔它们。道路遥远难以抵达,奢望太大就难以投奔,我们在困厄之时前去投奔肯定会后悔。令我们困厄而且后悔的国家,不能指望投奔后得到帮助。若依我的考虑,还是去狄国吧!狄国靠近晋国,但与晋国没有交往。这个国家愚昧而落后,和邻国结怨甚多,投奔它很容易达到安身的目的。狄国与晋国不交往我们正好可以隐蔽下来,与邻国结怨甚多我们就可以与他们共担忧患。如今我们如果能在狄国获得休整并为它分忧,在此静观晋国的政局变化,而且密切监视其他诸侯国的行动,那么成就大事就没有不成功的。”于是重耳就逃亡到了狄国。重耳到狄国一年以后,公子夷吾也被迫出逃,说:“何不跟随我哥哥隐蔽在狄国呢?”冀芮说:“不行。你出逃在后却跟他住在同一个国家,难免有合谋之罪。再说你们一起出入也不方便,在一起居住你和重耳性格也合不来,不如投奔梁国。梁国亲近秦国,秦国又和我们国君很亲善。我们国君已年迈了,你去梁国,骊姬定会害怕,一定以为我们会向秦国求援。由于我们在梁国可以依靠秦的庇护,她必定很后悔,这样我们也就有免罪的可能了。”于是夷吾逃亡到了梁国。在梁国寄住的第二年,骊姬派奄楚送来玉环,传达愿意让夷吾归国的话语。夷吾在梁国居住四年后,回国当了国君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参考资料:[1]汪济民.国语译注[M].南昌:百花洲文艺出版社,1992.[2]董立章.国语译注辨析[M].广州:暨南大学出版社,1993.[3]邬国义,胡果文.国语译注[M].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1994.[4]黄永堂.国语全译[M].贵阳:贵州人民出版社,1995.[5]赵望秦,张艳云.白话国语[M].西安:三秦出版社,1998.[6]陈桐生.国语[M].北京:中华书局,2013.[7]张华清.国语[M].济南:山东画报出版社,2014.[8]王超.国语[M].北京:北京联合出版公司,2015.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型世言

《型世言》,全称《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》,是明末小说家陆人龙撰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,约刻于崇祯五年(1632)。型者,模也,榜样之谓也,这是一部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