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语

《国语》记录了西周(公元前11世纪~公元前771年)、春秋(公元前770年~公元前476年)时周、鲁、齐、晋、郑、楚、吴、越八国人物、事迹、言论,是一部国别史杂记,也叫《春秋》外传,与《左传》并列为解说《春秋》的著作。
文公称霸

【原文】

文公即位二年,欲用其民,子犯曰:“民未知义,盍纳天子以示之义[1]?”乃纳襄王于周。公曰:“可矣乎?”对曰:“民未知信,盍伐原以示之信?”乃伐原。曰:“可矣乎?”对曰:“民未知礼,盍大蒐,备师尚礼以示之。”乃大蒐于被庐[2],作三军。使郤縠将中军,以为大政。郤溱佐之[3]。子犯曰:“可矣。”遂伐曹、卫,出谷戍,释宋围,败楚师于城濮[4],于是乎遂伯。

【注释】

[1]盍:同“何”,何不。

[2]蒐(sōu):检阅军队。被庐:晋地名,今所在地不详。

[3]郤縠(hú):晋国大夫。郤溱(xì qín):晋中军副将。

[4]城濮(pú):古地名。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“城濮之战”发生地。

【翻译】

晋文公即位的第二年,就想使用他的人民进行征战,子犯说:“人民还不懂得大义,何不把周天子护送回去,以此显示您的大义呢?”于是文公就派军队护送周襄王返回周都。文公又问:“现在可以了吧?”子犯回答说:“人民还不懂得信用,何不攻打原国,以此显示信用呢?”于是文公就出兵征伐原国,以此示信于民。文公又问:“现在可以了吧?”子犯回答说:“人民还不懂得礼仪,何不举行一次大规模的阅兵,整顿军队,崇礼尚武,以此来显示礼仪呢?”于是晋文公就在被庐举行了大规模的阅兵,建立了上、中、下三军。任命郤縠统领中军,执掌军中大政,任用郤溱为副将,用以辅佐他。子犯说:“现在可以兴兵征伐了。”于是文公便发兵攻打曹、卫两国,赶走戍守谷地的楚军,解救了宋国之围,并在城濮之战中打败了楚国军队,因此而称霸诸侯。

下一篇:臼季举冀缺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参考资料:[1]汪济民.国语译注[M].南昌:百花洲文艺出版社,1992.[2]董立章.国语译注辨析[M].广州:暨南大学出版社,1993.[3]邬国义,胡果文.国语译注[M].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1994.[4]黄永堂.国语全译[M].贵阳:贵州人民出版社,1995.[5]赵望秦,张艳云.白话国语[M].西安:三秦出版社,1998.[6]陈桐生.国语[M].北京:中华书局,2013.[7]张华清.国语[M].济南:山东画报出版社,2014.[8]王超.国语[M].北京:北京联合出版公司,2015.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