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语

《国语》记录了西周(公元前11世纪~公元前771年)、春秋(公元前770年~公元前476年)时周、鲁、齐、晋、郑、楚、吴、越八国人物、事迹、言论,是一部国别史杂记,也叫《春秋》外传,与《左传》并列为解说《春秋》的著作。
葵丘之会天子致胙于桓公

【原文】

葵丘之会[1],天子使宰孔致胙于桓公[2],曰:“余一人之命有事于文、武,使孔致胙。”且有后命曰:“以尔自卑劳,实谓尔伯舅[3],无下拜。”桓公召管子而谋,管子对曰:“为君不君,为臣不臣,乱之本也。”桓公惧,出见客曰:“天威不违颜咫尺,小白余敢承天子之命曰‘尔无下拜’,恐陨越于下,以为天子羞。”遂下拜,升受命。赏服大辂[4],龙旗九旒[5],渠门赤旗,诸侯称顺焉。

【注释】

[1]葵丘之会:葵丘,古地名。春秋时属宋国。公元前651年夏齐桓公在此举行诸侯盟会。

[2]天子:指周襄王。宰孔:周王朝的公爵。胙(zuò):古代祭祀时供的肉。

[3]伯舅:因周襄王与齐桓公异姓,而与姬姜有联姻关系,故称其伯舅。

[4]大辂(lù):古代的一种大车。

[5]龙旗九旒(liú):缀有九条流苏的龙旗。

【翻译】

诸侯们在葵丘之地会盟时,周襄王派宰孔送祭肉给齐桓公,说:“我祭祀了文王、武王,特意让宰孔送祭肉给你享用。”接着又命令说:“因为你谦卑劳苦,加上又应称你为伯舅,可不必下拜受赐。”桓公急忙召管仲商量如何处置这事,管仲回答说:“为君者不讲君威,为臣者不讲臣礼,这是造成祸乱的本源啊。”桓公很惶恐,出来接见宰孔说:“天子的威严离我不到咫尺之间,小白我岂敢接受天子‘不必下拜’的命令,这样恐怕我会犯下过失,给天子带来耻辱。”于是下阶再拜稽首,然后才登堂接受胙肉。之后,周襄王又赏给他大辂车、缀有九条流苏的龙旗和渠门大旗,诸侯们都称颂齐桓公的举止顺乎礼仪。

下一篇:桓公霸诸侯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参考资料:[1]汪济民.国语译注[M].南昌:百花洲文艺出版社,1992.[2]董立章.国语译注辨析[M].广州:暨南大学出版社,1993.[3]邬国义,胡果文.国语译注[M].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1994.[4]黄永堂.国语全译[M].贵阳:贵州人民出版社,1995.[5]赵望秦,张艳云.白话国语[M].西安:三秦出版社,1998.[6]陈桐生.国语[M].北京:中华书局,2013.[7]张华清.国语[M].济南:山东画报出版社,2014.[8]王超.国语[M].北京:北京联合出版公司,2015.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型世言

《型世言》,全称《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》,是明末小说家陆人龙撰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,约刻于崇祯五年(1632)。型者,模也,榜样之谓也,这是一部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