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语

《国语》记录了西周(公元前11世纪~公元前771年)、春秋(公元前770年~公元前476年)时周、鲁、齐、晋、郑、楚、吴、越八国人物、事迹、言论,是一部国别史杂记,也叫《春秋》外传,与《左传》并列为解说《春秋》的著作。
献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

【原文】

骊姬生奚齐,其娣生卓子。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。里克、丕郑、荀息相见[1],里克曰:“夫史苏之言将及矣!其若之何?”荀息曰:“吾闻事君者,竭力以役事,不闻违命。君立臣从,何贰之有?”丕郑曰:“吾闻事君者,从其义,不阿其惑。惑则误民,民误失德,是弃民也。民之有君,以治义也。义以生利,利以丰民,若之何其民之与处而弃之也?必立太子。”里克曰:“我不佞,虽不识义,亦不阿惑,吾其静也。”三大夫乃别。蒸于武公[2],公称疾不与,使奚齐莅事。猛足乃言于太子曰:“伯氏不出[3],奚齐在庙,子盍图乎[4]!”太子曰:“吾闻之羊舌大夫曰[5]:‘事君以敬,事父以孝。’受命不迁为敬,敬顺所安为孝。弃命不敬,作令不孝,又何图焉?且夫间父之爱而嘉其贶,有不忠焉;废人以自成,有不贞焉。孝、敬、忠、贞,君父之所安也。弃安而图,远于孝矣,吾其止也。”

【注释】

[1]黜:废黜。里克、丕郑、荀息:三人均为晋国大夫。

[2]蒸:祭祀名。古代冬祭曰蒸。武公:即武宫,晋献公的祖庙。

[3]猛足:太子申生的家臣。伯氏:指晋献公的长子申生。古代兄弟排列次序为伯、仲、叔、季。

[4]盍(hé):为何;什么;怎么。

[5]羊舌大夫:人名,羊舌职的父亲。

【翻译】

骊姬生了奚齐,她妹妹生了卓子。后来,晋献公打算废黜太子申生而改立奚齐为太子。大夫里克、丕郑、荀息三人见面时,里克说:“史苏的预言将要应验了,这可怎么办呢?”荀息说:“我听说侍奉国君的人,应该竭尽全力为君王办事,从没听说可以违抗君命的。国君决定的事臣子理应服从,怎么可以有二心呢?”丕郑说:“我听说侍奉国君的人,只能服从正确的决定,不可阿谀而屈从国君的错误。国君的错误会影响民众,民众跟着一起犯错误而丢失德行,这是抛弃民众的行为啊。民众之所以要有国君,就是要君主确立正义的举措,正义是用来生利的,利是用来丰裕民众的。怎么可以与民众共处却有抛弃他们的行为呢?一定要让国君立申生为太子才对。”里克说:“我没有才能,虽然不懂德义,但也不会阿谀而屈从国君的错误,我将保持沉默。”三位大夫于是相互道别而去。冬天祭祀武宫祖庙时,献公称病未去参加,而派奚齐主持祭事。猛足为此对太子申主说:“不让长子出面,却由奚齐在祖庙主持,你是怎么考虑自身地位的安固呢?”太子说:“我听羊舌大夫说过:‘臣事国君要用恭敬的态度,服侍父亲则要用孝道。’接受君命而坚信不移称为恭敬,以恭敬的态度顺从父亲的意愿去行动称为孝道。违抗君命就是不敬,违抗命令而擅自行动就是不孝,我又能为自己考虑什么呢?况且离间父亲的爱却还享受他的赏赐,那就是不忠了;废了别人来成全自己,那就是不贞了。孝、敬、忠、贞,是君父肯定的好品德。抛弃这些好品德而考虑自己的地位,那就远离孝了,所以我只有静待命运的安排了。”

下一篇:献公伐翟柤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参考资料:[1]汪济民.国语译注[M].南昌:百花洲文艺出版社,1992.[2]董立章.国语译注辨析[M].广州:暨南大学出版社,1993.[3]邬国义,胡果文.国语译注[M].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1994.[4]黄永堂.国语全译[M].贵阳:贵州人民出版社,1995.[5]赵望秦,张艳云.白话国语[M].西安:三秦出版社,1998.[6]陈桐生.国语[M].北京:中华书局,2013.[7]张华清.国语[M].济南:山东画报出版社,2014.[8]王超.国语[M].北京:北京联合出版公司,2015.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